close

桂林七星公園 分類:江山萬里情(神州)2008/05/31 20:54

桂林七星公園是桂林最大的集歷史古蹟、遊樂場所、風景名勝、動物園於一體的綜合性公園。七星公園位於漓江東岸,距市中心1.5公里,面積137.4公頃,因有七星山而得名,是桂林最大的以岩洞為中心的綜合性公園。 七星山七峰並峙,宛如北斗七星座;北四峰象斗魁,稱普陀山,南三峰象斗柄,稱月牙山,山多溶洞,著名的七星岩就在普陀山腹,岩洞雄奇深邃,洞中石鐘乳、石筍、石柱、石幔……千姿百態、蔚為狀觀。




小東江經花橋順月牙山蜿蜒南流,水中青峰橋影相映成趣。 七星公園具有典型的岩溶地貌景觀,集山青水秀,洞奇石美四絕於一體。 一千多年前的隋唐時代,七星岩就成為瀏覽勝地。歷史上形成了“北斗七星”、“棲霞真境”、“月牙虹影”、“駝峰赤霞”、“龍隱奇蹟”等名勝。 摩崖碑碣有500多件,為山水增添了歷史文化的光彩。

園內主要景點為:花橋,,月牙山,棲霞寺,華夏之光廣場,桂海碑林,駱駝山,動物園,大熊貓館,奇石館等。



(獨秀峰遠眺伏波山.此乃桂林八景之一.是為了紀念伏波將軍.東漢名將馬援.

漢光武帝建武19年.西元43年.平定了南越叛變.)







(獨秀峰遠眺疊彩山.它是桂林最高的山.山上也有許名勝古蹟.有一個風洞.裡面有許多的佛像和詩書畫.只可惜我沒有計劃跑過去看一看)





桂林七星公園內的駱駝山.古時稱為壺山.駱駝山即駝峰,在普陀山南麓,地殼運動融蝕後的一塊殘石,原名酒壺山在自然界中如此神似和形似的石山不可多見,它是大自然造就的傑作,是一件稀世的藝術珍品,關於“酒壺山”還有一段傳說故事。

據記載明末有一個書生叫雷鳴春,此人很有才華,但是又懷才不遇,他喜好喝酒,嗜酒如命,人稱雷酒人,所以他擇居在酒壺山下,雷酒人積善行醫,治病救人,後人為了表示對他的崇敬,在他死後將他葬於酒壺山下,讓他死後也常年與酒壺相伴,現在山上還刻有“雷酒人之墓”。過去這一代遍植桃花,花開如紅霞一片,故名“駝峰赤霞”,是桂林古八景之一。



月牙山是由七星山的玉衡、開陽、瑤光三座山峰組成,因山腰有一岩石,遠望酷似一彎新月,故得名。

又因山中有龍隱洞,龍隱岩,也叫龍隱山。在山北的山腰上,有一劍柄石,它屹然獨立,筆直峭拔,高達數仗,形似劍柄。沿山麓小道西南而行,過玉兔岩,即可到伴月亭。 這裡看花橋倒映於清澈的小東江中,極富詩意。


再往前行數 十米 是月牙岩,它前臨小東江,三面是懸崖峭壁,瓊花盛開,石乳倒垂。過去此處曾有一月牙寺,1963年改建為古雅清幽的二層樓閣,取名小廣寒。 在其右側,依山傍崖處還有一襟江閣。登閣遠眺,景色迷人。 出閣順山南下,就到丹桂岩,它因傳說以前附近有一丹桂樹而得名。 這裡是新石器時代的遺址,至今已有約六千至一萬年了,現在岩壁上仍嵌有貝殼的遺物。



(我本就一直好想去吃吃久仰大名的尼姑麵.月牙山下的越牙樓還以素齋出名.但是啊.真不巧.去的當天那個樓在全面整修中.包括熊貓館也在翻修.真可惜了.看不見桂林人的寶貝雄貓.日日和月月.)




桂林七星公園內的戚霞禪寺

高僧曇遷大和尚,隋開皇十年(587年)雲遊桂林,於普陀山七星岩壁題寫“棲霞洞”三字.也是”七星岩”的別稱,意思是指七星岩內鐘乳石色彩繽紛,好像錦衣彩霞。

自此,唐代始於山麓建有了“棲霞寺”。



桂林七星公園內棲霞禪寺的藏經閣

棲霞寺曾一度被毀,現在重建的棲霞寺,包括了原來的棲霞寺和壽佛庵故址,設天王殿、大雄寶殿、觀音殿、藏經閣、方丈(方丈原為禪宗寺院住持的住所,因住所的臥室,一丈見方,但容量無限,於是大家稱住持所居之室為方丈,後來連住持僧也被稱為“方丈”)樓、僧寮房、素食齋、佛藝店、聽月亭、鐘、鼓樓等,,大氣典雅的仿唐風格。 天王殿為重簷歇山式建築,鐘鼓樓為攢式建築,大雄寶殿為單簷四阿頂廡殿式仿唐建築,面闊五開間,進深四開間,建築面積330平方米。



(這裡我很喜歡.很幽淨.僧人也不多.只見幾個在默默灑掃的僧人.不過聽說那些也是上下班的僧人.我不知這種傳說是不是真的.此寺後面還有一碑.刻了紀念無數台商.台灣人.以及台灣佛寺.提供功徳金.替棲霞寺重建者的功德錄.感恩台灣同胞的護持.)





花橋在七星公園西面,橫跨小東江與靈劍溪會流處。

原名嘉熙橋、天柱橋,為石砌5孔,始建於宋。 明代作過兩次大修,因時值春夏,該處屬郊外,山花爛漫,故更名花橋。 1949年前,石橋部分橋墩下沉,橋欄崩塌。 1965年整修後,橋全長134.66米,由水、旱兩段組成。 水橋寬6.9米,4大拱,拱圈倒映水面,狀如滿月,有“花橋虹影”美譽。 旱橋寬5.3米, 7小拱,水橋上建有風雨長廊。



於花橋觀景,山光水色,幽雅綺麗,讓人心曠神怡。 然而最引人注目的,還是觀月,有月看水中映月,無月看橋孔影月。四孔臨水,圓月可數,正是:花橋常有月,慧眼數團圓。
(花橋真是超極美的.不僅是橋本身.四周的景色全部都很漂亮.最重要那邊沒有喧擾.好安靜好安靜.只有少少的幽幽的鳥叫蟲鳴.)



桂林七星公園內的樂水瀑布群.處處流水.十分清涼




七星公園內的桂海碑林

桂林石刻始於東晉,興於唐、盛於宋、低於元、繁榮於明清。從唐至清,石刻延綿不斷,延續時間之長久,形制巨大。桂林碑林收集歷代眾多名人佳作,全國罕見,尤其以宋代摩崖石刻的數量和質量為國內首屈一指。 桂海碑林碑閣內收集的桂林其它山岩上千件重要的石刻拓本,均為稀世珍品。






桂林七星公園內桂海碑林的元祐黨籍碑文

現存於龍隱洞的宋代蔡京《元祐黨籍碑》,記錄了發生在北宋時期的一場震驚朝野的黨派鬥爭,司馬光、文彥博、蘇軾、秦觀等309人株連其中,對研究宋代的歷史和政治有著重要價值。

龍隱岩中,還有宋代石曼卿《餞葉道卿題名》,刻有66個真書大字,顏筋柳骨,自然雄逸,沉著端重,氣勢不凡,寶為神物,是件極為難得的書法珍品。龍隱洞中,北宋著名將領狄青寫的《平蠻三將題名》,記錄了其率部飛渡天險、一夜平息叛亂的史實。



桂林七星公園內龍隱洞(桂海碑林入口)

拓自桂林城北鸚鵡山上的《靖江府城圖》,是國內現存的兩件最古老的古代石刻地圖之一,也是我國面積最大的一幅石刻城圖。

這幅地圖最早採用寫景式符號,是地圖設計史上的一個重大創舉。還有唐代韓雲卿的《平蠻頌》、《舜廟碑》,記載了唐王朝平定西原酋長潘長安的經過;宋代孔延之的《瘞宜賊首級記》、余靖的《大宋平蠻記碑》記述了宋王朝平定宜州歐希範的情況;南宋陳彌壽的《新建犒庫記》、李曾伯的《抗元記功碑》,記載了元軍進攻雲南、廣西、湖南,及宋軍阻截的經過。清康熙四年(1665)所刻陽線觀音像,線條精細,面容豐滿,髻堆上有三個小頭像,額間有一隻小眼睛,嘴唇上還有兩撇鬍鬚,形象十分奇特。桂海碑林內刻在龍隱岩上的《米芾程節贈答詩》,彌足珍貴。






桂林七星公園內桂海碑林的獨佔鰲頭腳踢北斗

桂海碑林中有很多是古代書法名家的妙品,篆隸行草,匯集於一堂。

唐代顏真卿的“逍遙樓”榜書、鄭書奇的《新開獨秀山石室記》、宋代燕肅的七星岩篆書題名、米芾的還珠洞題名和陸游的《詩札》、柯夢的《迎享送神曲》,以及范成大、張孝祥、呂勝已、徐夢萃、梁安世、陳讜、陳孔碩等人題刻,無不墨筆精妙。 清朝王靜山在龍隱岩刻了一個高70厘米、寬82厘米的佛字草書,上百年來引來無數遊人的濃厚興趣。 遠望,它如一個梳著髮髻的老太婆,雙手擎香,虔誠地跪著燒香拜佛,筆劃間可見香煙繚繞。 近看,卻是一個四筆揮就的“佛”字。 這種字形和字義之間的神似形似,真是絕妙。



獨秀峰俯瞰靖江王府(廣西師範大學)

靖江王城坐落于桂林市中心,它是明太祖朱元璋其侄孫朱守謙被封為靖江王時修造的王城。城垣左為宗廟, 右為社稷。城內有承運門, 承運殿。圍繞宮殿主體建築, 還廣建樓堂廳院, 亭閣軒室, 構成一個金碧輝煌、規模宏大的建築群。




明太祖朱元璋封其重孫朱守謙為靖江王后,此處設為藩邸。朱守謙在明洪武五年(西元1372年)開始建府,歷時20年才完工。它有承運門、承運殿、寢宮,左建宗廟,右築社壇,亭台閣軒,堂室樓榭,無所不備,紅牆黃瓦,雲階玉壁,輝煌壯觀。王城周圍是3裏長的城恒,內外以方形青石修砌,十分堅固。城開東南西北四門,分別命名為“體仁”(東華門)、“端禮”(正陽)、“遵義”(西華門)、“廣智”(後貢門)。堅城深門,氣勢森嚴。


桂林王城先後經歷了14代靖江王,後來被清朝定南王孔有德所占而成為定南王府。農民軍李定國攻克桂林後,孔有德縱火自焚,使有250多年的王城化為焦土。現在王城尚完好,還有承運門、承運殿的台基、石欄和雲階玉陛供人遊覽。靖江王府建於明洪武五年(1372)至明洪武二十五(1392)年。王府按照朝廷對藩王府所作的規定構築, 其主要建築前為承遠門, 中為承運殿, 後為寢宮, 最後是御苑。圍繞主體建築還有4堂、4亭和台、閣、軒、室、所等40多處, 占地19.78公頃, 規模宏大。從建成到明代覆滅的257年中, 這裏住過12代14位藩王。 http://www.guilinhome.com/jzjd/jd/jd007.htm

(靖江王府有歷代靖江王的史錄.文書.最珍貴的是每一位繼承王位的靖江王.都有他們大張畫相.一般人不能輕易看見.神秘兮兮的.我一個個仔細看了.越後面的長越帥.果然品種有改良.這裡面沒有太喧華的學生.大家都很穩重的在念書.也不會吵到旅客.)



十二位靖江王之王陵

靖江王陵是朱明王朝分封在靖江(桂林)歷代諸王的陵園,位於桂林市東郊堯山西麓, 距市區約5公里。整個陵園氣勢磅礴,有“嶺南第一陵”之稱。
西元1368年,朱元璋炳建明朝,先後分封24個兒子和一個侄孫到各要塞重地建藩為王。洪武三年(1370年)朱元璋封其侄孫朱守謙為靖江王,洪武五年,在獨秀峰下營造靖江王府。洪武九年,朱守謙就藩桂林,由於“好比群小,粵人怨咨”,不久被朱元璋廢為庶人,洪武二十五年死,葬于鐘山之陰。建文二年(1400年)朱守謙的嫡長子朱贊儀承襲王位,時值靖難之戰,朱贊儀未能如期就藩。靖難之後,燕王朱棣做了明朝皇帝。永樂元年(1403年),朱贊儀到桂複藩。自此世代相襲,直到順治七年(1650年)清兵攻克桂林,靖江王隨之覆滅。




靖江王從冊封到滅亡共存280年,先後承襲王位的有14人, 其中有11王葬於堯山,這11王的陵園加上其他藩戚王室墓葬,就構成了一個方圓百里,極富江南特色的墓群——靖江王陵。
靖江王陵背靠堯山,氣勢雄偉,左右兩側群峰林立,錯落有致,正前方奇峰封峙、山峰之間形成天然陵口,一望無際。整修後的靖江莊簡王陵,紅牆綠瓦、雕樑畫棟、飛簷門拱、朱漆彩繪、橋樑欄杆、潺潺流水,極為巧妙地隱匿在蒼翠欲滴的松柏之中,可謂“奇峰秀色美如畫,松柏交映翠夾陵”。



靖江王陵的建築佈局均呈長方形,中軸線上序列有陵門、中門、享殿和地宮。各陵都有兩道陵牆,大的占地270餘畝,小的不到10畝,通常可分為週邊、內宮兩大部份。週邊有廂房、陵門、神道、玉帶橋以及石人、石獸等;內宮則有中門、享殿、石人和地宮等。已開放的靖江莊簡王陵享殿內陳列展出部份靖江王陵的出土文物,其中造型精美的青花梅瓶,世上罕見,極為珍貴。http://www.guilinchina.cn/gljjwl.htm


(我最想去的就是去看王陵.有11王葬於堯山,這11王的陵園加上其他藩戚王室墓葬,就構成了一個方圓百里,極富江南特色的墓群——靖江王陵。真是太不幸了.我千里迢迢的跑去桂林市郊.結果那邊下午4點準時關門了.害我怨嘆不已.空留遺憾.只能在門前眺望徘徊.)




(另一部份貼文參考桂林海外旅遊中心.)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夢真姑娘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